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Cooties/殭屍小屁孩】


Cooties(殭屍小屁孩)是部莫名搞笑的B級活屍片,其實我滿喜歡活屍電影的,扣除活人生吃那種很驚悚,或者是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那種太多劇情的電影,大量活屍跟真人的戰鬥我都滿喜歡。這部電影找來哈比人主役Elijah Wood(伊立安伍德),還有The Newsroom(新聞急先鋒)配角Alison Pill一起主演。

故事敘述(截自官方YouTube):一名國小女童不小心吃到感染的雞塊,變成嚴重暴力傾向宛如喪屍、力大無窮,隨意攻擊他­人,並透過咬傷別人傳播病毒,但此病毒只會影響到青春期前的孩童,對於年長的大人進行­攻擊。瞬間病毒蔓延校園,所有學生都感染發狂,攻擊師長,將他們團團包圍,彷彿甕中之鱉;倖­存的老師立馬組成『您老屍卡好』自救小隊,利用校內的器材當成武器,殺出重圍來保住生­命…

感覺正經八百的敘述,卻是在一群腦殘教師的搞笑演出下變成像是末日來臨,明明對抗青春期前的小孩,不是把手頂在小孩額頭就可以把他們吃死死嗎?還有殭屍的腦都已經壞掉卻還可以思考破壞電話及開鎖等等!

不知道是生物老師還是什麼來著的,可以徒手開腦,還聲稱只要有工具就可以製造出疫苗,在腦殘學校裡的腦殘老師居然有這麼專業的技術,那為什麼還必須屈就在這間學校?其實這部電影老實說還是滿好笑的,雖然這麼多擺明就是要讓觀眾吐槽的橋段,卻還是讓我笑出聲音!這一切的一切,我想都是因為我對活屍的愛吧!


雖說故事很愚蠢,但是對於這些小孩子演員,在電影中一直講超齡的台詞,加上那些特殊化妝搞的好像真的一樣,對小孩子難道不會有陰影嗎?故事邊演,我卻很出戲的想這些問題!而連演員自己都拿自己開玩笑,像是男配角Wade笑男主角Clint哈比人(Hobbit),不知道這是電影的人搞不好以為是脫口笑的橋段設計,其實整篇都滿像週六夜現場有可能出現的短劇。

或許這是一個社會議題也說不定,好萊塢為了把成人和小孩的差距拉近,可以發現在活屍電影中除了成人以外的活屍,連狗或突變種都比小孩子來的有危險性,對於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而言,這樣的情境分配很明顯可以看到工作機會的不平等。這樣一來,Cooties這部作品,對於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其實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要讓普通人笑小屁孩殭屍弱,只要有心、有舞台、有機會,小屁孩殭屍也是可以幹掉大人!

最後附上預告片,推薦給正在照顧小孩的大人們,不要隨便給小朋友吃雞塊喔!
Imdb連結:http://www.imdb.com/title/tt2490326/?ref_=ttmd_md_nm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Zinnia Flower/百日告別】

百日告別是林書宇導演在妻子過世第107天後,開始動筆記錄這段過程而產生。

故事簡介如下(參考官方臉書專頁):
你走了以後,我一個人的旅程……
育偉和心敏在同一場連環車禍中,失去了他們的另一半。早晨的吻與咖啡的香,彷彿還留在唇齒間;雜亂的杯盤和陽台上未乾的衣物,記掛著他們一早外出的匆匆。只是這些貼身的如常,轉瞬已成遙不可及的幸福。
育偉以酒精填補著悲傷空洞,短暫的高潮只是注定徒勞的麻藥。心敏日日料理著未婚夫留下的食譜,來不及走完的沖繩蜜月旅行,也只是流不乾的淚。
而那一天,巴士緩緩開在蜿蜒的山路上,夕陽偶爾灑落在育偉和心敏的臉上。他們靜靜地看了對方一眼,像是從彼此身上看到自己,他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生死的議題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是一個難以想像,同時不願加以碰觸的議題,即便看了演員如此動人的演出,卻仍然有一些距離感。因為我是先看林書宇導演的散文「你走了以後,我一個人的旅程:林書宇的百日告別」後,才進場觀看電影。從文字轉化成影像,如同導演所言,這其實都是為了他自己而做的過程,對於導演來說,其妻子的百日或許到電影下檔、播映結束、相關發行品也上市後才能告一段落。

也是因為這樣,在電影裡可以更明白的看到導演自我的投射,把味道和旋律透過兩個不同的故事,卻又同因車禍串連在一起,影射自己的過往歷程。走出傷痛是一段與自我的對話,從亡者的讚頌中撫平生者的哀慟,循著足跡去找到逝者曾活在這世上、心中,這對話彷彿一篇樂章,在最後的小節末有個反覆記號,同時還有個漸弱的符號。反覆襲來的不捨,什麼時候完結沒有人會知道。

對於這個談離別的故事,以伴侶作為敘事主軸是很特別的,在演員訪談中也有提到,伴侶是這世上沒有血緣關係,卻是最深愛的那個人,這也呼應了劇中演員必須利用探訪來找到曾在身旁的那人活過的證據。

其實這部作品真的很難打出心得,不只是我的感覺零碎,我覺得連導演在散文的書寫上也是極端破碎,感覺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電影或許是經過潤飾,可以看出敘事方向,但是情緒的掌控,如同海浪般難以捉摸,起起伏伏的呼吸,不停的把觀眾打上岸邊又拉回海裡,或許,當我遇到這樣的事情,我也會變成如此吧。

如果大家進場欣賞這部電影,我想推薦的是林嘉欣的演出,我覺得恰如其分,可以明顯感受到她的世界因為這場意外而崩壞,卻也因為未婚夫而重新建立起來。電影配樂,蘇打綠阿龔的配樂深深覺得有一定的水準,特別是片尾工作人員名單的那些音樂,可以收拾起遺落的情緒。導演的運鏡,除了自然、美好外,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些人物、景色的角度都把觀眾帶進導演的世界。唯有故事的解讀留給進場觀眾去自行詮釋。

百日告別預告片
百日告別主題曲

題外話,在劉若英寫的序有提到義大利作曲家Ludovico Einaudi,導演說他是聽Ludovico Einaudi的音樂完成這本散文,這位作曲家之前也有推薦給大家,最近他新專輯Elements剛推出,再次強力希望大家可以聽看看,絕對好聽到不能自己!
先來一首聞香一下!Ludovico Einaudi - Night

百日告別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zinniaflowerfilm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原聲帶選曲分享】

是否還記得之前寫過一篇【原聲帶裡的murmur】這篇文章,多少提到電影原聲帶的種類並不全是純配樂,有的會使用流行歌曲,有的會引用過去電影的配樂。特別在流行音樂這類配樂又以YA片(Young Adult)的電影為大宗,今天就來分享最近聽到和過去喜歡的幾首音樂給大家。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Paper Towns/紙上城市】

「看看這,這些紙房子、紙街道,連人們都是紙做的」,Cara Delevingne飾演的Margo在奧蘭多SunTrust buliding大樓上看著自己住了十一年的城市所說。

【Hollywood in Vienna 「Inception」/Hans Zimmer ep9】


我可以很精準的算出那些日子
特別是在泥沼中浮沈的時光
卻想不起來妳的容貌
更不用說那囚錮我的消波塊

時間帶走的不知道是我心裡的哪一個部分,還是說
其實時間是留下某一部分

不見的那些玩意究竟是潛意識幫我丟掉
還是我腦補過太多劇情

砌起回憶的一磚一瓦都是自家經營
就連搬運都得靠自己
但還是對失去的記憶感到抱歉
打到這,時間給了最大的恩賜就是
讓陀螺繼續轉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Neon Genesis Evangelion/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兩天重新看完TV版新世紀福音戰士,無法理解以前為什麼會啃的下去,庵野秀明跟貞本義行創造出的世界觀與故事如此艱澀難讀,同時充滿許多負面情緒,即使最終碇真治內心重新拾起自信,察覺到眾人對他的重要及肯定後,面對自我展開新篇章。自16集真治液化後,太多意識流的敘事方式,在NERV工作的每一個人都有內心的缺陷,使徒接二連三的侵入讓未能結痂的傷口,鮮血連滾帶爬的湧出,停滯不前的畫面卻止不住鮮血的直流。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行/謝銘祐 ep8】


思考草根運動一陣子了,遲遲無法找出答案
非常老實的說不出自己的根或者家鄉是怎樣的模樣
生命歷程全部都在台中生活,因為「家」這個概念
讓我喜歡后里這塊土地,也因為這樣遺憾自己對它的不熟稔

聽了這首行,似乎有點輪廓出現
走過這塊土地,創造自己跟他的連結
應該可以大聲說,這是我的家了吧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Wawa No Cidal/太陽的孩子】

首先,謝謝台中哲學星期五舉辦這次活動,讓我有機會能進場看到這麼棒的作品。某個政治人物前些日子說到,台獨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先天因子,有別於舊時代人們的覺醒,大聲喊出「我是台灣人」彷彿變成青年世代的中心德目。話說,中心德目還有人知道是什麼嗎?太陽的孩子以台灣原住民為主體,把原住民青年返鄉、身分認同的議題,用經濟開發、社會亂象加以包裝,帶出了我認為台灣年輕人所面臨最大問題,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Panay是個離開花蓮,獨自在台北生活單親媽媽,努力工作撫養爸爸和一對姊弟。直到有天爸爸病倒回到家裡,才發現原來自己關心的人都在這裡。觀光飯店走進部落,記憶中金黃色的稻田不知何時已不復存在,為了復育這塊土地,重新連結自己和土地的關係,她找了族人一起重啟梯田,種植有機的海稻米。故事中當然遇到許多阻力,Panay在處理問題的同時,也慢慢讓家人與居民一起思考家在哪裡?自己又是誰?的認同議題。故事的心得,相信大家進了電影院一定會有很多想法。

對於我而言,「太陽的孩子」裡提到的原住民困境並不是那麼誘人,反倒是隱身其中的土地/身分認同,是我輩青年人在生命的過程裡,先天缺乏下最難以解決,又或者說是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尖銳課題。比起台灣原生擁有者(通稱:原住民)受到多次殖民政權的統治,時代經濟的干擾,在社會上很明顯呈現出資源相對弱勢。如同電影中阿公說:「過去清人拿槍砲奪走土地,現在漢人則用金錢買走土地,我們不是有錢人,一旦賣掉土地就買不回來。」他們的社會階級和經濟狀況是難以改變的!

回過頭看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當然許多都是結構上的問題,我不知道如何去改變,但這些問題都開始在我們身上萌芽。國族認同的議題已經不再是選舉日前夕才會被拿出來討論的問題了,無論是1949年後跟隨國民黨政府撥遷來台,或者是更早在清領時期的拓荒者,那條和中國連在一起的線藕斷絲連至今。混凝土式的教育把國家和文化綁在一起,台灣獨立跟中華文化之間明明是兩個不同體裁,卻被拿到同一個學科下去比較,而我們就在似是而非的衝突下,找不到那屬於我們的道路。

Panay因為去原民化讓她成為了部落之光,表面看來是現代社會進程的哀歌,但反過來看,Panay還有祖先依稀的輪廓可供追尋,循著水圳、瞭望大山去重新建構出原有的連結。現代文化,特別是資本主義的暴力入侵深刻體現了文化與文明的衝突。觀光客把原住民文化經由金錢量化,觀光飯店更是裹上提昇部落生活水準的精品外衣,正反的樹立極其明確。導演們拋出許多價值觀的問題,電影中都未直接表示意見,劇末海稻米的熱銷和Nakaw在電視上對抗怪手的辛酸更是價值衝突與對立。

說到文化與文明是否對立,想到前些日子到了蘭嶼旅遊,因為民宿就在7-11隔壁,前面正有一台改裝發財車在賣紀念品,在挑選時忍不住發揮社會系本色。先從這些手鍊是不是自己做的,再跟老闆聊到材料阿、圖案的意義阿,最後說到你們希望7-11來到蘭嶼嗎?她說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可以幫他們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又不是住在這裡的人。

我們這些白浪或許比原住民們擁有更多資源、受到更多教育,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幫其他人發言。同樣的情況不也可以換成布爾喬亞階級甚至國家機器替普羅大眾發言嗎?社會主流價值的定義隱藏多少符號在背後,多數人在面對現實壓迫時,被迫不自覺的去除主體性,而自我卻也緩慢於其中流失。

太陽的孩子導演勒嘎.舒米的母親說到,當初他願意恢復族名的時候是多麼的感動。這樣的情感悸動,我自覺難以想像,美國人也是從殖民轉向多民族的熔爐,他們卻以自由國度自居,把這樣的文化形象樹立成美國夢。台灣至今卻仍然受到黨國色彩、資本家、扭曲的媒體也是俗稱第四權(實際為第四階級(the fourth estate))、不符時宜的法律,最重要的是不肯面對事實的人們,讓台灣的角色定位曖昧,島人因而混沌。


我以為台灣電影已經不再需要官方網站,卻在太陽的孩子上看到電影工作者對自己職業的堅持,做事不難,做好做對才難。以下是從官方臉書專頁轉貼的照片,下了小標分享稍嫌模糊的意念。

 認同過程
 阿公的堅持
 傳承與約定
 土地    家
 從哪裡來?
 我是誰?
滿足的定義

非常推薦「太陽的孩子」給大家,素人演員們對台詞的生疏表現自然不刻意,讓觀眾能更體會原住民們對於生活與溝通的方式,讓人可以重新思考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方式及定義。

太陽的孩子預告片:
太陽的孩子主題曲:
太陽的孩子官方網站:http://www.filmosa.com.tw/
太陽的孩子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wawanocidalmovie